義大利|走進奧爾維耶托大教堂-硬裝篇

2025-07-01

總監在義大利,讀空間的語言 EP04 

一踏進教堂,氛圍馬上轉換
外立面的金碧輝煌留在門外,裡頭展開的,卻是另一種震撼。
不是華麗,而是一種空間本身的力量,讓人瞬間安靜下來。
33 公尺挑高中殿挑高除了象徵敬畏,也很實際:熱空氣往上跑,空間自然涼爽。
外頭烈日當空,裡面卻不悶不熱甚至清涼,讓人能舒心地坐著休息。
黑白相間的柱列與外牆黑白條紋像是塵世與神聖的交錯,推著視線一步步走向聖壇。
厚實的石牆,不只隔熱,也象徵著教堂內「人與神」之間的交融。

建築跟我說的話
一般哥德式教堂會用石砌拱頂,但奧爾維耶托的條件很特別:
城市蓋在火山凝灰岩山塊上,牆體也多用這種石材。
凝灰岩雖然好開採,但質地鬆軟,承重能力有限,不像花崗岩能支撐厚重結構。
我想,可能就是因為地基和牆體承重有限,建築師才做了折衷:

  • 中殿用「輕」的木梁屋頂,減輕壓力。
  • 到了祭壇核心,才換成堅固的石拱頂,營造神聖氛圍。

綠色拱頂的意義
走到祭壇區,木結構忽然變成彩繪石拱頂。
綠色在基督教裡象徵希望、重生與永恆,特別適合放在聖餐、復活的場域。
上頭的金色星點,像是把天堂夜空搬進了室內。

大理石拼花地板
低頭一看,腳下就是另一部「空間的隱喻敘事」。

  • 星形、放射狀 → 象徵神聖之光 
  • 六角、八角 → 宇宙秩序與永恆 
  • 重複的幾何秩序 → 把「上帝的語言」寫進地板

邊走邊看,就像踩在一部古老的設計語言裡。
我心裡忍不住笑:原來設計師常用的語彙,幾百年前就已經在這裡了。

玫瑰花窗
抬頭望向正立面的圓窗,外面看是石雕,裡面卻是彩色光影。
幾何中心象徵上帝,放射狀紋路代表真理向外擴散。
彩色玻璃用「光」代替文字,把聖經故事講給不識字的人聽。

白天,外面是一朵石玫瑰;裡面,卻是光影編織的聖經。
低頭是拼花的地板,抬頭是彩色的花窗——空間敘事就這樣完整了。

原來,教堂早已把神學、象徵、結構揉在一起。
進入教堂空間,神聖感就是它要帶給你的空間體驗,也是它的主題靈魂。 

這裡保留與設計有關的深度沉思。
那些更生活化的片段,會在總監的個人社群出現。

IG:@lilin.lan
FB:藍立琳